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雨后草莓苗易爆发这5种病!农户朋友一定要注意!

    信息发布者:刘丕磊
    2021-06-19 09:22:46   原创

    近期雨水较多,特别是长江流域都已进入梅雨季节,其实连续阴雨对草莓育苗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高温高湿是病菌温床,雨水又是病菌传播的载体。那么看看阴雨天草莓苗地要预防好哪些病害?1、预防炭疽:目前预防草莓炭疽病效果较好的 农药有代森锰锌(大生)、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咪鲜胺锰盐,凯润,炭疽专用,炭疽1号,溴腈,炭疽医师,吡唑蒽醌等等。这些药剂在发病前效果较好, 部分药在发病后使用效果不理想。一定要及时控旺。
     一般在5—6月每10天左右喷1次,7—8月1周喷1次。7—8 月高温季节,雨后一定要及时喷洒1次农药。 喷药时一定要仔细, 叶面、叶背、匍匐茎均要喷到。
     另外,子苗布满苗床后要使用多效唑或戊唑醇1~2 次,控制旺长,使子苗矮壮,提 高其抗病能力,可有效控制炭疽病发生。
     2、预防疫病:草莓苗期染上疫病,茎、叶柄及生长点呈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疫病和生长期间雨情关系密切,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雨季来的早,降雨量正常则发病轻。南方雨水多,也非常容易得疫病。  
     防疫病每亩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10ml或50%氟啶胺悬浮剂10mL对水15kg 喷雾,视病情10天 左右喷1次,或拜耳的银法利,连续2~3次。
     3、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是黄单胞杆菌,属于黄单胞菌,为细菌类,主要侵染叶片,染病叶片背面早晨会看到水浸状水斑,对着光线看呈透明状,严重时会分秘褐色胶状物。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借风,雨水和昆虫传播,通过气孔,水孔,伤口侵入,近几年出现一种空心病(断头病)许多农户把它们看成一种病,到现在为止没有权威机构给个明确的说法,但无论如何这两种病100%都是细菌性病,这可以确定。同时通过2018年出现的空心病株的叶片上也发现有角斑病的症状。化学类药有链霉素,青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春雷霉素,噻菌铜,氢氧化铜等等,还有以菌治菌的姜小伯,荧光假单胞杆菌等等。 4、预防根腐类:亮盾,翠影,甲霜恶霉灵,咯菌腈、代森锰锌、福美双、噻菌铜灌根(一定要灌根),每株不少于150ml,连续2~3次。3~5天以后可以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枯立清,苗神医,土霸王,根倍健,根腐清,根腐无忧,巧帮农等微生物菌剂类的配上生根产品。根腐病应该在定植后就开始灌根为主,3一5遍,每遍每亩30元左右。此病菌是一种低温高湿病菌,虽然在高温季节表现死亡,但是此病是在定植初期开始感染的。所以此病预防重点时间是在开春育苗定植期为主,秋天定植到大棚里初期为主。5、黄萎病
    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真菌科,属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6一8年,植物一旦有伤口,孢子就会通过土壤,水源,农具操作进行传播,病菌会通过毛细根伤口,劈叶的伤口,或者幼根和毛细根的表皮侵入,在植株的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的叶片和根系,引起植株的养分供给减缓和中断,使植株叶片变枯或者发黄及三个叶片大小不一样,黄萎病是一种内在基因传染病,染上黄萎病的子苗,根本就来不及做种苗时就会表现出黄萎病的症状了,就是说,我们买的种苗上没有黄萎病菌,我这个观点全国各地的部分农户也许有骂我的,因为他们的种苗全部得上黄萎病了,他们就想让种苗公司赔或者销售种苗的农户赔,农户朋友根本不去找自己的原因,包括土壤污染情况,自己管理情况等等方面去找原因。为什么得上黄萎病的子苗不会流出做种苗呢?通过近几年我观察黄萎病,母苗一旦得上黄萎病,子苗必然也有黄萎病,并且在两叶时就看出来了,任凭你的毛细根再好,这棵苗也是面黄肌瘦的,没有活力,这样的种苗,你们说大型育苗公司和一般的农户朋友会销这样的种苗给你们吗?母苗是黄萎病子苗也是黄萎病的证据就是母苗和子苗连接的蔓到了一定时间(具体几天,我没有依据)用剪刀剪蔓,虽然蔓看上去外表是绿色的,但是剪断后会看到中间导管束已经变色。不管往前还是往后剪都是黑色,直到子苗的主茎。
    以上是我的观察心得,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全国各地的育苗农户朋友多多指正。微信号15553203050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